-
索引号:
2022/00006833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发布机构:
青县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2021-07-27
-
名称:
2021年青县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 主题词:
- 文号:
2021年青县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7月26日在青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青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时励
各位代表:
我代表青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县委“363”工作体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6年底的162.7亿元和6.6亿元,增至201亿元和10.5亿元,分别突破200亿元和10亿元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6年底分别增长9637元和5391元,达到38512元和19273元,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围绕建设“高标准省级一流园区”,累计投入3.5亿元完成经济开发区道路、绿化、亮化等一批设施建设,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60余家,成为承接京津产业项目转移和南资北移的重要平台。深入开展精准对接、沿链招商,累计签约超亿元项目90个,其中京津项目68个。全力推进项目建设,35个超亿元项目竣工投产,成为青县经济发展“顶梁柱”。
工业发展提质增效。狠抓产业发展与企业培育,石油管道装备业持续回暖,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电子机箱产业“装芯进电”步伐不断加快,成为全省百家特色产业集群之一。高标准建设占地3500亩的高端食品产业园,唇动、周黑鸭等知名食品企业落地投产,被评为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46家和1068家,6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总量达到3.1万户,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被评为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粮食连年丰产丰收,蔬菜产业持续壮大,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瓜菜播种面积达到44万亩,产值突破59亿元,被评为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县”。农业集约化经营不断推进,流转土地42万亩,培育农合组织、家庭农场100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累计新增农村公路26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桥梁291座。深入开展“五清三建一改”,系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处理,累计改厕3.2万座,新建垃圾中转站16座,创建美丽庭院1万户,被评为河北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城市品质不断升级。按照“西拓南进”理念,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3.7%,居全市前列。104国道二期、会川路改造等道路建设全面竣工,城市路网更加顺畅。实施雨污分流、民兵训练基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提升改造背街小巷300条,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先后建成盘古湿地风景区、中兴湖游园等城市景观,城区绿地率达到37%,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精细化推进城市管理,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5%,被评为河北省“洁净城市”。
三大攻坚战果丰硕。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施精准扶贫,全县1855户3398人全部如期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地解决。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空气质量逐年好转,2020年优良天数达到251天。严格落实“一河一策”,重点河流断面全部达标,地下水位初步实现止降回升。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34%。聚焦关键领域风险防范处置,实施“天网”工程,实现高清视频监控全覆盖,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11个,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连年下降。此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金融监管等领域未发生系统性风险,社会大局平稳有序。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投入逐年增加,每年实施民心工程20项以上。累计改造棚户区住房1587套,改造农村危房旧房590户,完成“双代”改造9万户。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为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1.8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江水村村通全面完成,全县城乡居民都喝上了长江水。新中医医院、沧州中西结合医院青县分院建成投入使用,医疗资源更加丰富。西区中小学、第二实验幼儿园如期建成,维修改造学校100余所,教育环境更加优化。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等项目,中心敬老园、康泰养老护理中心分别被评为全国三星级、四星级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举办旅发大会、全民健身运动会、冰雪运动会等活动赛事,被评为河北省“体育工作优秀县”。新冠疫情防控稳妥有力,全县未出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人民武装、民族宗教、残疾人救助等工作均实现新进步。
政府效能持续提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经济开发区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社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积极推进医联体和分级诊疗改革试点工作,被评为“省级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县”。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2件,政协委员提案359件,按时办复率达到100%。审计监督力度持续加大,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凝聚力不断提高,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离不开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青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青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青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够充分,引进的立县项目还不够多;城市建设亟需扩容提质,乡村振兴仍有不少短板;环境治理任务依然繁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还需持续用力;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今后五年政府的工作思路与目标
未来五年,是承前启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青县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重机遇正在青县积累叠加、延伸拓展,大运河文化带、337国道、青沧快速路等重大项目相继实施,沧州、青县同城化发展步伐加快,等等。这些都为青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相信,只要全县上下坚定信心、拼搏实干,定能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今后五年政府的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五大发展”新目标,构建“八大发展”新格局,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拼搏实干、争先进位,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全面开创新时代青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辉煌。
中共青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客观分析了全县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实际,凝聚全县思想共识,提出了“高质量经济体系日益完善,高品质城乡建设日益融合,高层次民生服务日益丰富,高标准生态环境日益优美,高水平社会治理日益加强”五大发展新目标,为未来一段时间青县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五年,政府主要经济指标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年均增速高于省市年均增速。
今后五年政府的主要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聚焦项目建设,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好项目,为经济发展续足后劲。
夯实基础强园区。持续加强园区建设,每年投入1亿元以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新增“九通一平”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加快推进开发区路网建设,扩大集中供热、供气和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覆盖面积,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强化园区功能配套,加快推进公园、商超等建设项目,积极推进产城融合。
凝心聚力抓招商。充分发挥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临雄安”的多重辐射优势,积极承接京津要素转移和南资北移。加强自主招商,重点瞄准国内500强企业以及“国”字头企业,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企业成长性高的“四高”项目,力争引入超5亿元项目10个以上、超亿元项目50个以上,每年至少10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计划。
持之以恒优服务。推进开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完善容错纠错审批机制,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健全重点项目领导包联、谋划储备、要素协调、集中开工、观摩考评等长效机制,形成“储备一批、新开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提高“标准地+承诺制”供地比例到80%以上,重点保障新高地双竞赛、美妆小镇等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变“项目等土地”为“土地等项目”。
(二)聚焦创新驱动,在提升发展动能上取得新成效
坚持将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创新育产业、促转型、调结构,打造创新发展示范新高地。
推进产业提质。开展机箱产业“万企转型”行动,推进产业扩规模、提品质、壮市场、塑品牌,打造300亿级产业。做强石油管道装备业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高端食品产业依托食品产业园区,引进更多高端食品项目,力争年产值跨入100亿级行列。积极扶持美妆用具产业发展,打造“原料-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力争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推动激光数控、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电子通讯及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争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高端商业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动能接续转换,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产业链高端延伸。
做强创新平台。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开展工业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结亲戚”活动,重点推进高端食品产业与江南大学,电子机箱产业与河北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对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众创空间,重点实施“金牛创客小镇”、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做强创新发展基地。推进科技创业园、文创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创业基地建设,力争完成孵化项目350个,优化升级孵化基地2家。
壮大创新主体。实施科技强县行动,以特色产业集群和规上企业为重点,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科研投入,打造更多科技龙头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工程,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以上。全面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标准,搭建政企沟通平台,每年新增市场主体3000家。推进企业“两化融合”,支持智慧工厂、智慧车间建设,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三)聚焦城市提质,在提升城市面貌上展现新形象
加快融入沧州城区“一主两副组团式”空间布局,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高品质新县城。
全速融入中心城区。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实施城区“内疏外延”战略,加快推进337国道绕城、青沧快速路等道路建设,积极跑办京沪高速出口南移、津沧城际铁路等重点工程,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加快与沧州主城区融合发展。发挥对接京津“北大门”作用,推进曲港高速、京沪高速北延建设,实施好青王路拓宽改造等工程,打通沧州连接京津的“快速通道”。
全力提升城区品质。建好体育公园、南湖公园、带状文体公园等广场公园,塑造良好城市风貌。持续推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力争在完成国家级园林城创建的基础上,争创更多“省”字头、“国”字头称号。加大老旧小区、老旧管网、农贸市场和棚户区改造力度,重点加快西区路网建设和主城区背街小巷改造,让路网更加畅通,让城市更加宜居。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市场秩序规范、交通秩序治理等“八大行动”,消除城市“十乱”。科学增设停车场,合理增加停车泊位,让城市更加文明有序。
全面打造运河景观。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好运河文章。提升盘古湿地风景区、运河滨水生态区等既有景观品质,新建运河生态景观和界址景观,贯通运河堤顶路,打造运河绿色走廊。建设一批沿河特色文化村庄,重点打造司马庄果蔬小镇、流河红木小镇,推动产业融合、文旅融合。统筹推进城镇发展区内拆迁、建设工作,完成铁路给水所等文化遗产修复、保护工作,塑造“古运河、新风貌”。
(四)聚焦三农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打造新样板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加快构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
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建成粮食储备库,建设6万亩高标准农田,为粮食生产储备提供坚实保障。实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战略,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引进农副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市场,推动“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建设。推动养殖产业转型升级,规范现有,严格准入,促进产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抓好“四好农村路”和农村危桥改造,实施好北排河、子牙新河治理工程,加快实施农村灌溉水源建设,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上水平。
推进农村宜居宜业。持续加大坑塘治理力度,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接续推进厕所革命,力争完成厕所改造5万座。巩固“五清三建一改”成果,深化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空心村”治理工程,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更多精品片区。完善村规民约,评选更多的星级文明户和美丽庭院,形成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推进农民增收致富。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脱”,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流转率、土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发展壮大农合组织,抓好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实施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协会“四位一体”生产经营模式,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农村群众。
(五)聚焦污染防治,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呈现新气象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战,让青县空气常新、绿水常流、净土常在。
持续抓好精准治污。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区域联防联控,抓好秸秆禁烧、扬尘治理、臭氧治理等工作,保持“散乱污”动态清零,最大限度消除重污染天气。严格落实河长制,提升巡河实效。加快推进河东、城东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建设,确保重点河流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大农村黑臭水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持续抓好生态修复。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利用大气监控平台,提高数字化监测水平。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构建县域水系连通网络。打好“节引调补蓄管”组合拳,持续推进地下水位稳步回升。深入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围绕“两高一大”增绿补绿,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持续抓好绿色发展。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做好节能消煤工作,严控煤炭消费增量。推进能源替代工程,推广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确保全县单位GDP能耗下降15.5%。推进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六)聚焦民生实事,在提升幸福指数上再上新台阶
坚守人民情怀,深入实施民生实事和民生工程,让群众获得感更具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强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成第三实验幼儿园建设,建设更多公立幼儿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全面推进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青县一中和职教中心迁建,全面改善教学环境。加快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加强与信都教育集团等教育机构合作,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方式,带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健康保障工程。开展健康中国·青县行动,推动医疗机构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落细“十个常态化”30项防控措施,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加快新冠疫苗接种速度,筑牢全民免疫长城。加快推进妇幼保健院迁建等项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现紧密型医联体全覆盖。完成智慧养老康泰园、老年养护院建设,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规范化,扩大孝老食堂覆盖面,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发掘盘古文化、运河文化、红木文化、道德文化等特色文化,发展涵盖观光、体验、民宿、购物等方面的特色旅游项目,打造“魅力青县一日游”精品方案,推进青县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以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开展武术、健走、骑行等体育运动赛事,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县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推进“一站一中心”全面升级,全部达标,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文化“七进”、送书下乡、“三送一编”等活动,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实施平安青县工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和应急演练,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成看守所迁建和消防特勤站建设,推进智慧平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完善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巩固和拓展专项斗争成果。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和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推行以法治、德治、自治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模式。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为民从政,全力打造务实政府。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坚持直面问题、查补短板,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难题。大力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推动形成干部放手干、基层放心干、上下同心干的政府工作局面,切实强化政府执行力和落实力。
坚持依法行政,全力打造法治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决策,严格依法履职,完善政府工作法治程序,把依法行政贯穿工作始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落实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进一步提高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
坚持科学施政,全力打造效能政府。坚持以效能为标准,持续完善制度建设,继续推行“放管服”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做到“最多跑一次”。坚持以服务为己任、以服务得民心、以服务树形象,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回应群众期盼。健全指挥长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行政效能工作制度,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实现政府效能建设新突破。
坚持阳光理政,全力打造廉洁政府。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审计监督,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和财政资金使用,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将更多财力用在保民生、补短板、促发展上。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定不移把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引向深入,不断巩固提升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奋勇拼搏,以实干践行承诺、用行动书写担当,为全面开创新时代青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363”工作体系。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确定的“363”工作体系,即围绕打造京津产业转移承接地、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健康养老宜居城“三大基地”,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城市提升、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六项重点”,强化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三个保障”。
2.“五清三建一改”。五清: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残垣断壁、杂物;三建:建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一改: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不良习惯。
3.“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4.“天网”工程。为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
5.“双代”。气代煤、电代煤。
6.“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7.“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8.“八大发展”新格局。青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全方位构建“八大发展”新格局。即: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积极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打造“工业强县”,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促进文旅融合,积极构建运河文化新格局;坚定不移加速城市更新,积极构建县城建设新格局;坚定不移推动乡村振兴,积极构建三农工作新格局;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构建民生保障新格局;坚定不移实施环境治理,积极构建生态建设新格局;坚定不移推进共治共享,积极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9.“九通一平”。“九通”为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一平”为土地自然地貌平整。
10.“标准地+承诺制”。土地带“标准”出让,企业按“标准”承诺。提前对“标准地”量化控制性指标,明确土地出让的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规划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园区总量控制指标(环境类)等5项指标。项目落地之前,企业需要对控制性指标进行书面承诺。
11.“万企转型”。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万企转型”行动。
12.“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一主两副组团式”。市委《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推动青县、沧县纳入中心城区,构建‘一主两副组团式’的空间布局结构”。
14.“多规合一”。在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下,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与耕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社会事业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15.“八大行动”。城乡环境整治行动、交通秩序治理行动、市场秩序规范行动、城市社区达标行动、窗口服务提升行动、“种子”点位培树行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域督导考核行动。
16.城市“十乱”。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扯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
17.“四好农村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18.“空心村”。农村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内空外延”型村庄。
19.“四个不脱”。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
20.“两高一大”。高铁、高速和大运河。
21.“十个常态化”。坚持健康防护常态化、坚持测温验码常态化、坚持外来人员排查常态化、坚持发热人员筛查常态化、坚持重点人群检测常态化、坚持监测预警常态化、坚持精准处置常态化、坚持消毒消杀常态化、坚持环境整治常态化、坚持防控准备常态化。
22.“一站一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23.文化“七进”。 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景区”。
24.“三送一编”。“三送”即组织优秀文化志愿服务社团、协会送文化下乡;以文化馆为主,组织文化精英送文化下乡;政府购买高水平的专业团体服务送文化下乡。“一编”即各镇、村自编自演,自创文艺节目,实现群众自我服务、自娱自乐。
25.“三公”经费。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